一、基础与条件
二、机遇与挑战
三、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战略
(三)目标定位
(四)主要任务
1.教育教学
2.学科建设
3.科学研究
4.人才队伍
5.医疗服务
6.对外交流
7.基础设施
四、措施与保障
(一)重点工程
1.质量强校工程
2.学科强校工程
3.科技强校工程
4.人才强校工程
5.文化强校工程
6.新校建设工程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2.制度保障
3.经费保障
4.条件保障
5.后勤保障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校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紧紧围绕建成博士授权单位和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条件
2004年以来,学校贯彻“坚持求真校训、坚持质量生命、坚持治校从严、坚持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校风,坚持“三为主、三拓展”的方针,实施“五大战略”,基本实现和完成了《2004~2010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与任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影响显著扩大。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现有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在校本专科学生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2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
——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学校稳定发展本科教育,科学调整专业结构比例;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于200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美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学生,并与国外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特色化培养模式;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承担1万余名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工作。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筹资新建改建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教学设施2.3万m2;建成国家局级三级实验室2个、国家局级二级实验室2个和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实验仪器设备投入1439.4万元;图书馆现有藏书43万册、电子图书33.8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9TB;改造提升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新增教学实践基地29个。
——师资力量明显加强。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学历人才190余人,培养硕士以上教师1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23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174人,占教师总数的53.86%;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179人,占教师总数的55.42%,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13.93%;现有硕士生导师78人,博士生导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0人。
——学科建设实现突破。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培育和打造重点学科。现有中医文献学、方剂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和中医肾病学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学校于2009年全面启动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分类改革、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专题专项招标,确定了第一批17项改革建设项目,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57个知识模块,344个门类,3597个知识单元,14389个知识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于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现有1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品牌专业,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0余名教师担任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规划教材或精编教材的副主编、编委;4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项教改研究课题被省教育厅立项,有1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良好的态势,考研率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
——科研能力快速增强。近年来,学校出版各种学术著作4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取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级及其他纵向科研项目128项,共获得科研纵向经费2095万元;科技成果结题160项,成果鉴定1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建设单位。
——医疗工作健康发展。2004年,学校成功接收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并改建为直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45.5万人次,住院1.9万人次,医教研水平大幅提升。第二中医院新建门诊大楼1.9万m2,扩建住院大楼0.6万m2,晋级为“三甲”中医院,是全国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中医院;第三中医院完成与太铁结核病疗养院的实质性合并,建成中西医结合肿瘤靶向治疗基地,是国家重点脑病专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医院晋级为“三甲”医院,已跻身省城大医院行列。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不断凝炼大学文化、中医药文化及三晋文化的精粹,秉承“求真”校训,赋予时代内涵,形成“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校风,并积极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做人、治学的品质。建设以校歌、校徽、中医药文化长廊为标志的文化标识;举办“走进中医大讲堂”等专题学术讲座,开办《中医药论坛》、《伤寒论坛》等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
二、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中央财政加大拨款额度、设立专项资金、化解高校债务等支持地方高校发展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更加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更加重视科教兴国的战略意图,这是我校乘势而上借力助跑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对我校锐意改革主动发展的挑战。
——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扶持中医药事业。《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实施,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是我校率先发展引领全局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对我校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挑战。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完成高校教育园区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提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加快建设“绿色山西”、“健康山西”,这是我校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核心能力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对我校整体提升持续发展的挑战。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改革竞相发展的格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过20余年的艰苦创业,我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后起学校的基本校情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的今天,各兄弟中医药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学校品牌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格局,这是我校弯道超车升段提位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对我校培育特色超常发展的挑战。
机遇就是挑战,机遇就是竞争,抓不住机遇,势必被动和落后。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并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培养模式单一,不能适应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二是专业建设乏力,不能满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三是优势学科薄弱,不能发挥引领学术和集聚人才的效应;四是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助推学校品牌提升;五是体制机制滞后,不能激发发展的生机和潜力;六是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大力推进团队建设、专业建设、文化建设、新校区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跨越发展,实现转型崛起,为创建山西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学校继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中心,紧紧扭住一个主题,始终贯穿一条主线,牢牢把握四个抓手,大力推进一个转型,全力实现两个建成。
一个主题——转型崛起。
一条主线——改革创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升段提位。
四个抓手——团队建设,专业建设,文化建设,新校区建设。
一个转型——教学型大学转型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两个建成——建成博士授权单位和山西中医药大学。
(三)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办学类型——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
学科发展——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培养目标——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大、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
(四)主要任务
1.教育教学
——办学规模。全日制本科年招生规模保持在1600人以上,临床医学类专业年招生保持在500人左右;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达到1000人;各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在校生总数的15%。
——专业建设。在稳定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申办新专业。到2015年,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0个以上。
——课程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30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学研究。到2015年,至少获得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争取获得1~2项国家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
2.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启动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建设,实现涵盖3个以上主要学科门类,每个门类普通本科专业覆盖3个以上一级学科,建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位建设。增列非医学类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3个主要学科门类均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以此为基础,获取中药学、临床医学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成中医学、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重点学科。争取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增设2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建成2个省级产学研创新基地,建成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增设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
3.科学研究
——科研基础。形成10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组建50个研究团队,建成30个研究机构;建立5个以上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打造6~10名国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物。
——科技项目。每年承担10项以上国家级科技项目,25项以上省部级科技项目。五年内争取973科技专项或863科技专项牵头项目1项,国家重大支撑项目3~5项。年均科研经费至少达到3000万元,五年累计取得1.5亿元。
——科研成果。五年内取得30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至少2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至少2项;出版学术专著100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不少于40篇。
——成果转化。确保每年平均有1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转化收益与技术服务五年达到800万元。
4.人才队伍
——规模结构。专任教师至少达到60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不低于1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总数的30%以上。
——名师建设。国家级教学名师取得零的突破,争取1~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项目,新增“三晋学者”3名,其他省级人才15名,建设5~10个名师工作室。
5.医疗服务
——服务规模。至2015年,三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床位2500张,医护人员达到3500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人;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数4.5万人次。
——技术能力。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国家局级重点专科达到8个,省级重点专科15个,特色专科专病达到100个。第二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主导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第三中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省级以上名医达到30名。
——科教水平。三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在重大疑难疾病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实习主要由直属附属医院承担。
6.对外交流
——国际教育。到2015年,各类在校留学生达到100名。积极探索在国外举办一所中医药孔子学院。争取面向国外、港澳台开展研究生教育。
——学术交流。与10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互派访问学者20人次,在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依托,积极争取承担WHO传统医学项目。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举办2~3届中医药国际学术论坛。积极扩大《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国内外影响。
——医疗合作。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开设中医药诊疗分支机构。
7.基础设施
——基本建设。新校区建设征地80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0万m2以上,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达到20万m2以上。
——图书仪器。藏书不低于7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1亿元。
——网络信息。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到桌面”,建成网络办公系统(OA)和校园一卡通系统。
四、措施与保障
“十二五”时期,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全力推进“六强工程”,努力实施“八大计划”,着力强化“五项保障”,确保实现转型崛起。
(一)重点工程
1.质量强校工程
——加大经费投入。优先保障教学经费,不断增加教学专项经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经费五年内不低于2000万元。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计划”,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定位,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核心问题;不断加强模块化知识体系构建,大力推进模块化知识体系教材编写,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解决“怎么教、教得好”的问题;不断巩固专业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怎么学、学得好”的问题。把握节奏,统筹协调,综合集成,系统联动,科学试验,全面推行。着力提升传统专业,全力壮大品牌专业,努力发展新办专业,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就业创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拓展优质资源。实施“精品计划”,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教学名师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校校、校企、校所合作,不断拓展优质办学资源。
——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导师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满足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建成模拟医院。
——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教学奖惩机制,建立和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断改革考核模式,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考核体系。
2.学科强校工程
——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学科建设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引领作用,优先保障学科建设经费,五年内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
——优化学科布局。实施“旗舰计划”,按照“扶优促强,鼓励融合”的原则,扶持现有的国家局级重点学科尽快建成国家重点学科。鼓励中医药学科与新兴学科和其他门类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加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带动医学,辐射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相关制度与标准,实施学科制、共管制、特管制管理,有机融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科学规划,统筹资源,监督评价,惩诫激励,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准入及退出机制。采用整体引进,集中突破,优先发展,特色培育的方法,确保重点学科建设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加强团队建设。实施“集聚计划”,探索创新团队遴选、培养、管理和考评机制。以创建国家局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为目标,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和团队带头人。以重点项目攻关为载体,借力对外合作,打造创新平台,搭船远航,实现跳跃式成长,努力建成集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协同精神、复合技能于一体的创新团队。
3.科技强校工程
——加大经费投入。以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为导向,实行科研经费配套投入的新机制,发现和培育有先进性、成长性和可实现性的校级重点课题。五年内科研经费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
——加强平台建设。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办好现有的研究平台,加快培育发展新的研究基地,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稳定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和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的龙头作用,加强内涵建设,推进项目攻关,扩大辐射效应,实现优势放大。
——提升科技水平。继续推进“攀登计划”,紧紧围绕基础与临床研究重大项目,有效整合资源,集聚高端人才,争取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以中医药理论学术创新为核心,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以中医临床诊疗方法研究为关键,大力提升实用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山西道地药材和传统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为突破,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以中药制剂技术和相关保健品、化妆品的研发为重点,形成一批技术含金量高的名优产品;加速成果转化,取得良好的科技效益;以国际合作基地为平台,加强和扩大中医药理论标准化、科学化的研究与交流。
4.人才强校工程
——加大经费投入。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核心,着力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努力做好拔尖人才和杰出团队的引进。五年内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
——加大培养力度。实施“卓越计划”,坚持整体提升与梯队建设相结合,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岗位成才,强化自我造血,构建以培养基地为依托,专业理论延伸、技术水平拓展、管理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重点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学位,提升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坚持外向合作,锻造学术骨干,培育名师、名医,选拔优秀人才赴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深造、挂职学习、短期工作、项目合作;坚持高端定位,扶持拔尖人才,积极鼓励和推荐教师竞争国家级、省级等人才工程项目,打造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引进高端人才。实施“聚英计划”,建立“刚柔”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优质为先、兼顾紧缺的原则,给予优厚待遇,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工作环境,围绕重点学科、新建学科、薄弱学科,引进拔尖人才和杰出团队。
5.文化强校工程
——注重文化建设。构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大学精神、行为、制度、环境文化体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先进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凝心聚力,和谐发展,营造和提升优秀大学文化。
——创新文化载体。实施“品牌计划”,完善以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形象识别系统。制定学校重大活动的程序和礼仪。规范校标、校徽、校旗、校歌、学校名称及中英文字样的使用标准。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校史馆,建成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加强校报、广播、校园网等文化传播载体建设。重视学校形象的包装、宣传与推介,不断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
6.新校建设工程
——科学规划。新校区建设体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适度超前”的要求,力争于2012年实现整体迁入。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生态化、园林式、文化型”的要求,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和三晋文化元素,形成一流的育人环境。
——分期建设。通过政府支持、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7亿元,分期完成新校区建设,优先保障教学用房和科研用房,建成校园功能完善、设施条件良好、环境优美和谐、文化特色鲜明的新校区。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体系,发挥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的作用,营造和谐氛围,凝人心,聚力量,谋发展。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考核的配套机制,科学制定干部培训和岗位交流制度,认真落实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提高管理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建立一支尽职尽责、协作创新的干部队伍。
2.制度保障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做到科学决策、程序规范、民主公开。
——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实施机构改革,优化运行机制,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科学定编定岗,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职称评聘管理。更加注重民生,大力解决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力争职工收入翻番。
3.经费保障
——多元筹措经费。努力争取政府的主渠道投入,积极培育自我创收能力,着力推进老校区置换和合理开发,广泛争取社会资助,稳步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办学成本,保证办学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规范财务管理。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监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经费,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职工待遇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弘扬“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优良校风,发扬我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建设节约型学校。
4.条件保障
——实验室建设。统筹推进重点专业实验室与科研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提高实验室和仪器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建设模拟医院。
——图书馆建设。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重点完善中医药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加强专业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的开发,着手对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医药古籍进行搜集、整理、研究。
——数字化校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系统,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数据共享,建设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数字化校园。
5.后勤保障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用饱满的热情服务师生,用自觉的态度服务教学,用勤俭的精神服务学校”的服务理念,推进和强化后勤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构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高效、保障有力”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岗位培训,实施技能考核,建设一支“知识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后勤保障队伍。健全岗位职责,建立服务标准,提高后勤服务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水平。建立效能考核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未来的五年是山西中医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型跨越的攻坚时期,更是实现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校师生员工必须紧紧锁定既定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校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抢抓机遇,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立足当前谋发展,脚踏实地抓落实,为推动学校的转型崛起,创建山西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